10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中央每年拨款160多亿元,按照每生每天3元的标准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中央还将困难寄宿学生生活费补助提高1元,达到小学生每天4元、初中生每天5元。这一天,距离免费午餐基金正式成立之日,不过半年之余。
2011年4月2日,由邓飞等五百多位记者、国内数十家主流媒体,联合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发起的公募计划,启动了每天捐赠3元为贫困学童提供免费午餐的计划。显然,在中国经济光鲜靓丽的今天,整个社会已经在心理上无法忍受这个国家居然还存在大量儿童面临饥饿威胁这一残酷事实。因此,当邓飞等人喊出“我们的使命:帮助儿童免于饥饿,健康成长”这样最为朴实的口号时,民众掩埋在内心深处的爱心便如泉涌,喷洒向那些远在发展边缘地带的贫困少年。
从项目启动的短短几个月,基金会便筹集到1600多万元善款,为77所学校1万多孩子提供了免费午餐。这样一种状况,相较基金会原先定下的首月100万、首年1000万的募集计划,可谓大大超出了发起人的预料。略显巧合的是,免费午餐计划如火如荼发展之际,正是中国官办慈善机构公信力折戟之时,一场因为一个女孩炫富而刮起的对红十字会等官方慈善机构的拷问行动,重构了整个社会对于慈善机构公信力印象的排序:在官办慈善机构遭遇信任危机之时,以微公益形式呈现的民间慈善行动却迎来了开春之旅。
当然,几十所学校,数万名孩子,这对于庞大的中国儿童群体而言,可谓九牛一毛。仅从规模的角度衡量,免费午餐计划对于中国儿童忍饥挨饿现状的改变完全可以忽略不计。但重要的显然不是规模,而是这一计划本身所形成的一种强大的号召力。借助微博的传播,微公益行动聚合了多元力量,更激起了帮扶贫困儿童的献爱风潮。
也就是说,免费午餐计划成功制造了一股帮助儿童免于饥饿的民意,而在强大民意的推助下,政府的议程设定也必定无法忽视它的存在。
事实上,在改革开放的这些年里,从1984年改革重点从农村移向城市之后,中国乡村社会便开始迅速地“空心化”、“边缘化”。从留守儿童到孤寡老人,从物质匮乏到精神贫瘠,孕育中国数千年古典文明的乡村社会在近几十年现代化战略的实施进程中,已经逐渐失去了她往日的辉煌与生机。而这些每天忍受饥饿和营养不良威胁的孩子,恰恰是中国乡村社会凋零的一个完整切片。他们在中国腾飞的话语中被放逐,在政府宏大的发展战略中被忽略。可以说,在强调利益博弈能力的现代社会,他们是最为弱势的。
也正是基于此,走进他们、体贴他们、温暖他们、懂得他们的民间公益组织必须担当起作为他们利益代言人的角色,为了社会的公益,也为了我们的良知。
不过,更重要的还在于,以“免费午餐计划”呈现的民间公益力量在具体的执行能力、透明度建设方面,也达到了现代慈善公益的基本标准。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我们呼吁具备巨大资源的政府力量,在介入免费午餐计划后,以及接下来可能发展出的免费衣物、免费医疗、免费图书等诸多公益计划中,不妨给予民间公益组织更多的角色担当。民间力量已经拥有了较好的执行力,他们更明白孩子们需要什么,应该怎么帮助孩子们,因此,借鉴国外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计划是完全可行的。
2011年将成为中国公益事业的变革之年,正如免费午餐计划所提出的:“‘免费午餐’项目由志愿者、政府、媒体、公益机构、电商营运的互动、无所不在的网友、神出鬼没的旅友等一起参与营运及一线监管。”背靠网络,倚赖民间,一个新的发展平台已经诞生。未来,政府力量的介入必将举足轻重,而民间公益组织也可堪当大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