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黄敏
“大爱温润人心,行动改变中国”,这是邓飞的微信签名,也是他这3年来一直在做的事情和收获。
邓飞,曾是著名的调查记者,发誓写出中国的幽暗秘密,但因揭露的问题改变甚少,于是投身公益,帮助乡村6100万孩子吃饱饭,穿暖衣,治好病……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3年的行动被写进《免费午餐:柔软改变中国》,记录“免费午餐”从最初开始的2万元举一人之力,到现今延伸到“大病医保”“e农计划”,他的公益事业已经走上了一条初具规模的乡村联合式道路。
昨日,邓飞带着他的这本新书,来汉签售。他说,在全国巡回演讲签售的城市中,武汉是第一站,因为他和很多湖北人投缘。
1 触动
山区孩子没午饭只能刨土豆烧了吃
“我从中国洞庭湖边一个乡村走出来,做了一名调查记者,倔强正直,信奉真相的力量,试图用笔展现一个不一样的中国。”这是邓飞在《免费午餐:柔软改变中国》自序中的话。
从《今日女报》到《凤凰周刊》,11年邓飞写下160余篇调查报道,涉及污染、腐败、贫富悬殊、资源透支……这些报道让邓飞在新闻领域一举成名,并拿了不少大奖。
他保留着令同行惊讶的激情、敏感和愤怒,但沮丧渐生,“我将问题暴露出来,但改变甚少。”
2011年,邓飞遭遇了一次偶然的内心触动。他在贵州贫困山区的学校里看到,因撤村并校,住得远的孩子中午没有饭吃,饿了就趴在桌上睡觉,实在顶不住,就去找水龙头喝凉水。有的男孩为了填饱肚子,偷偷跑到村民地里刨土豆,捡点柴找个空地烧了就吃,但多数时候,土豆未熟透就被孩子们狼吞虎咽地吃下去。下午回到教室上课,不少孩子满嘴都是黑的。
还有一条写在学校土墙上的标语——“读完初中,再去打工”,打工,就是又一代乡村孩子的宿命?邓飞在想,能为这些孩子做点什么?
“我开始没有想太多,只是想到了我的女儿三三,她现在6岁,如果她降生在农村,成为留守儿童,中午没有饭吃,我会怎么办?”邓飞说。
2011年,社交媒体正在崛起,邓飞发出了第一条和免费午餐有关的微博:“有很多乡村孩子在挨饿,要去看看。”这条微博冷冷清清,只有12条评论。此后,他不断用图片和文字在微博上展示乡村孩子的状态,触动人心最柔软处,一批批的网友参与进来,捐款捐物,开餐的学校越来越多,包括湖北的恩施鹤峰县和黄石阳新县。
去年底,他被评为“2013年度十大慈善人物”之一,颁奖词中这样写道:他以一己之力发起免费午餐项目,为民间慈善创新树立了样板。他信奉柔软改变中国,大爱成就理想,他是山区孩子的大哥哥。
2 样本
鹤峰至今未发生一起食品卫生事故
3年不到的时间,免费午餐成为了民间公益的样本。深藏在恩施大山中的鹤峰,是免费午餐实施得最好的地方。
2011年12月1日,恩施下起了入冬后的第一场雪。这一天,鹤峰全县3937名乡村小学生吃上了“免费午餐”。这是县里的大事,离学校近的家长都跑来看热闹,是不是孩子真的不用花钱,就能吃上热乎乎的饭菜了醋潘锱套永锏募Φ埃晃焕掀牌偶ざ昧髁死帷�
怎样的模式能让免费午餐推行得更好,邓飞和他的团队一直在摸索。在鹤峰政府和免费午餐签订的《“鹤峰模式”实施细则》中有4点要求:一、对“免费午餐”资金建立专账,指派专人管理,定期公示,期末向全体师生公布账目,要从学校公用经费中安排专门资金,用于保障和补助学校食堂水、电、煤等支出;二、各学校校长是“农村小学免费午餐计划”实施的第一责任人,若造成严重后果,将移交司法机关处理;三、设立公示牌,定期公布专项资金收支情况及食品采购价格等相关信息,学校成立由校领导、教师和家长共同参与的监督委员会;四、建立食品留样监测制度,留样食品必须保留48小时。
资金安全和食品安全,是邓飞最揪心的两个问题。在执行的过程中,为了保证食品安全,“免费午餐”要求学校“就地取材”,村民不会把打了农药的菜给自己的孩子吃,同时也让村民多了一份收入;“师生同食”,老师也在吃饭,他们会时刻要求厨师确保食品安全,让孩子们吃好吃饱每一顿饭;聘请“乡村厨师”,他们来自乡村,和学校孩子有诸多关联。
“从2011年4月2日开餐以来,300多所学校,7万多名孩子,没有发生一起食品卫生事故,靠的就是这些常识、制度设计和持续的监督管理。”邓飞对自己的公益项目自信满满。
3 计划
打造“中国乡村儿童联合公益”
改变正在发生。
邓飞在《免费午餐:柔软改变中国》封面上写道:截至2013年11月,“免费午餐”行动共募捐超过7000万元,参与人数突破千万,项目惠及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328所学校,7万余名学生,推动国家累计投入400亿元资金,并每年至少投入160亿元改善乡村孩子营养。
在昨日的签售会现场,邓飞说起自己的计划:今后,我和我的伙伴将整合多个儿童公益项目——微博打拐、免费午餐、大病医保、暖流计划、女童保护和点亮心灯等,组建一个中国乡村儿童联合公益,并建立一个网络社区,召集和组织更多儿童形成联盟,更有力地引导城市良善资源回流乡村学校,我们竭尽全力去服务6100万留守孩子,提供一个安全、健康、公平的成长环境。
在武汉,邓飞计划走进社区,让城里孩子的爸爸妈妈带着孩子做公益,将家里闲置的东西拿去卖,用卖来的钱帮助乡村孩子。
“让爸爸回家”带动山村经济发展
邓飞还有一个计划是“让爸爸回家”,回到乡村,回到孩子身边,利用山村的资源种植农产品再销往城市。邓飞的团队会打造这样一个网络平台,帮助销售农产品,带动旅游产业。
邓飞和团队带来的改变也获得了高层的关注,在去年10月17日晚中国乡村儿童联合公益慈善夜的论坛上,国务院副总理汪洋认出了邓飞,并送了他一句沉甸甸的勉励——加油。当天晚上,面对这样的至高奖赏,邓飞在微信上写下这段话:“谢谢汪洋副总理。融合和建设,一起解决社会问题。我们生活更美好。光荣归于所有捐赠人、志愿者和沉默坚定的伙伴们,我们归零再努力。”
赵普评说
这里没有其他,只有一本书,这本书就是最大的诚意礼物,飞哥确实尽力了,因为他很累,两年的时间,点点滴滴记录下来,我们传播它,让更多人了解,了解在中国该怎样做一个成功的公益项目。
邓飞语录
我展现乡村儿童的饥饿,并着手行动,却无意中发现另外一种巨大的力量——柔软的力量,激活了无数人的爱和善良。
我意外看见柔软的力量,中国人的爱和善良激活流淌,涓涓细流,汇聚江河,滚滚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