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图片20170121205453_副本.png



追忆那些岁月


 那些成长道路上挥之不去的记忆



这是江西免费午餐最远的一份惦记。


余丽萍,就读于华东交通大学。

2016年春季开始对接九江修水金盆小学,

2016年9月赴俄国斯彼尔姆边疆区彼尔姆市修学,

2016年11月结束免费午餐对接。


虽然对接时间不足一年,课业繁重;

虽然远在异国他乡,时差颠倒,

她仍从柴米油盐的一分一毫中,找寻到属于自己的初心和快乐。


       0.jpg



微小细碎时光里的爱恋

1.png

2016年12月5日


如果说,爱,存在于那些微小细碎的时光里,

那么,益路阳光便是这样一个地方。


它用最朴实的方式,在浩瀚的天空下寻找每颗发亮的星星,然后聚成一团火,温暖一批又一批贫苦中的孩子。


而你,也在所属的时空里,在焦头烂额的现实中,得到了生活所给予的细腻而真实的安慰:


原来——

每天都可以享受这样的美妙。


——余丽萍,写于俄罗斯彼尔姆市


 
01

暮色里,有一个孤独无助的背影


有一个女孩,父亲早年不明事理,母亲在她未满一岁的时候离家出走,从此再也没有回到那个偏远的山村。大伯聋哑痴傻,

奶奶患有风疾,只有老弱矮小的爷爷独自撑起这个家。


没过两年,父亲又给她找了个年轻漂亮的后妈,却不幸车祸成了瘸子。每年几万块的医疗费用,对于当时的农户来说,

简直就是个天文数字,更何况家里又多了两个弟弟妹妹。


后来,女孩上学了,学校离家很远。房子单独盖在村里的后山脚下,来来往往没有伙伴。每天小女孩早早地起床、刷牙、洗脸,

吃罢昨晚的剩饭后,微微光就一个人往学校走。

2.jpg

 老师要求家长按时接送孩子,但是爷爷每天天不亮就要料理家务,下地干活,根本没有那个闲工夫去送她。


 贫苦人家杂事多,里里外外都得靠爷爷,午饭总是不能及时准备好的,大多数情况下女孩中午放学回到家后都是随便吃些东西

 ——不管 是什么,能吃就好。然后,又一个人匆匆往学校赶去。


 在那个长身体的年纪里没有及时补充营养,她显得那么瘦小,头发稀疏、发黄,暮色里孤独无助的背影让人看得心疼。


 那个时候,女孩才五岁。她,是我的堂妹。


 3.jpg


02

望着山里头那些娃娃,我……


 每次想起妹妹的生活,我都有说不出的心酸和自我责备。


 当时自己家里也不宽裕,走到哪花的钱都来源于劳苦的父母亲,各种原因让我心有余而力不足。

 乡下人嘛,历经种种后就很难那么伟大 了,更何况一时的帮助终究是治标不治本。


 我时常在想,要是学校有免费食堂该多好啊!不管怎样,孩子都是无辜的。


 然而,我们周围还有许许多多的小山村,山里头不知还藏着多少跟妹妹一样可怜的娃娃,他们都需要帮助。

 

4.jpg


03

尽管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存在,我仍然热泪盈眶


2015年秋季,在一次益路阳光的宣传讲座中,我第一次了解到免费午餐。看着纪录片里家乡的几所学校已经正式开餐了,

我不由得热泪盈眶,原来,自己身边还存在着这样一个温暖的组织。


如果妹妹当时运气好,那她每天中午都能吃得饱饱的吧,不用独自走路回家,更不会有一顿没一顿的过日子了。


于是,我努力去了解它,并在几个月后获得加入它的机会。作为金盆小学对接志愿者,我每天用自己一些琐碎的时光,

来连接益路阳光和学校,尽管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存在,也是让人极为满意的。

 

因为,有分享,就会有感动和温暖。

 

5.jpg


04

在每天的柴米油盐中,我又重新找回了初心和快乐


虽然生活在这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无处不在,成人世界里已很难再寻觅到纯粹与简单这种物质了。


但幸运的是,自从加入益路阳光,每天总有那么一刻钟,可以将生活落实到柴米油盐的一分一毫。

看着孩子们大口吃饭时的笑脸,我都有一种心要化了的冲动。


那种和谐仿佛给了我一记响亮的耳光,打醒了迷失在混沌中的人儿。

而后猛然发现,原来这就是大家久久都不能寻到的初心和快乐。

 6.jpg


我知道,每一个孩子都会像妹妹一样,一天天长大,一点点感受人生。


但是——

我希望,每个孩子都不要再有妹妹那样的童年;

我希望,本该开得烂漫的花朵不要再受风吹雨打;

我希望,每一双不谙世事的眼眸里都能闪着光


05

远离故土,隔着千山万水,我仍是一名免费午餐志愿者


今年五月,幸运的,我获得了一个赴俄罗斯修学的机会。欣喜之余,又有点忐忑。虽然对于那边的一切还是个未知数,距离、

时差也都是个问题,可我不想放弃免午。近半年以来,我每天都记着它,她让我回归简单,重温善良。


于是,我悄悄地,毅然带上免午志愿者的身份,来到了这个离家近9千公里的俄罗斯彼尔姆市。


生活,开启了一段新的视觉和旅程;学习,又有了新的伙伴和挑战。

唯一不变的,除了无尽的思念外,就是隔着千山万水金盆小学每天的柴米油盐。

当然,3个小时的时差,确实也有困扰。电话沟通是不方便了,只能微信和QQ。

老师们都体谅我,尽可能尊重我的时间差。这一来一往的微信交流,也成了远离故土的我每天的小小期待。


现在,不知不觉中,我已经在俄罗斯待了五个月,感谢命运给了我这样一个机会,让我体会到另一种独立;

感谢免午,让我每天品味这简单的人生乐趣。


7.jpg


我爱免午,我爱从孩子们的目光里看世界,是它让我在人来人往的现代潮流中保持着自我。就象熠熠生辉的太阳!

不管走到哪里,我都不能忘记,从柴米油盐里寻找生活的真谛。


如果一个人必须要有一种信仰,我希望在我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带着最初的那份无暇和期盼,尽我所能,爱我所爱。


其实,爱,就存在于这样微小细碎的时光里,存在于每个微不足道的志愿行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