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九不离食小姐 是一名微博拥有124万粉丝的美食博主,六年来一直持续关注着免费午餐项目,在免费午餐基金六周年活动期间报名参与了公益探访活动——志愿者厨师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她眼里的免费午餐。
19点25分,列车缓缓驶入新晃西站。天半明亮,我贪婪地向外张望着,想趁着天黑之前好好看看这个县城。窗外是一片绿色,空气挤进窗的缝隙飘向我,带着点清新,也夹杂着我的兴奋。新晃侗族自治县,这是我第一次来到这里。很多人对“新晃”这个地名感到陌生,但其实我们早已在上学时就对它有所耳闻。李白有一首诗叫《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这里面所说的夜郎,就是指新晃。新晃给我的感觉是很朴实,楼房推窗见河,河水流向青山,漫步在大街上,不经意与路人四目相对,他们也会回以一个善意的微笑。
这是我第一次一个人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但我并不感到害怕或不安,相反,我觉得很踏实。因为我知道,在这个山清水秀的县城里,有许许多多跟我一样的人,我们之间并不互相认识,但我们都同样为着一个目的而来到这里。
我们都一样,因为免费午餐,而相聚在新晃。
说起免费午餐基金,相信许多人都并不陌生。它是在2011年4月2日,邓飞先生联合500名记者、国内数十家主流媒体、和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发起免费午餐基金公募计划,倡议为贫困学童提供免费午餐:只要捐出4块钱,就可以为山区贫困学童提供一顿免费午餐。免费午餐基金成立了六周年,我也就关注了六周年,所以这次看到免费午餐基金六周年的活动,我毫不犹豫就报名了,就这样来到了免费午餐开餐第一县:新晃。
探访当天,志愿者们分为三个组到三个学校探访。我来到的这个学校,位于大晏村,去到的时候我们就跟孩子们聊天玩游戏,一些志愿者就走进厨房,为孩子们的午餐做准备。
大晏教学点只有三个班:学前班和一二年级,学生人数不多,只有60人。吃饭的时候孩子们很有秩序地排好队,接着再领饭回教室吃。厨师阿姨们都已经熟悉孩子们的喜好:这个不吃肥肉,那个喜欢吃青菜多一点......有菜有肉有汤,我跟孩子们一样,捧着碗坐在小板凳上,吃得有滋有味。
吃饭前我跟孩子们聊天,他们都说在学校吃饭比家里好,更喜欢在学校吃。开始我觉得奇怪,怎么个个都这么说,一致喜欢学校的午餐多过家里的。后来我问了随行的一个当地记者,她跟我说农村家里一般都吃腊肉酸菜这些腌制的食物比较多,而且由于这段时间青菜很难种活(他们很少购买农药,因为要花钱),所以这两个月很少家庭有青菜吃。而学校的午餐有菜有肉,营养较为均衡,所以孩子们才更加喜欢吃学校的午餐。
我吃得津津有味,是因为觉得好吃;孩子们吃得津津有味,是因为觉得珍贵。切身体会到免费午餐项目为乡村孩子所做的一切,其中的感受,是再华丽的词藻也无法描绘的。
离开大晏村的路上,看到一处处水稻田块。农民们把秧苗插在泥土里,期待着秋天的丰收一片。
而我的内心也满怀期待,期待着免费午餐在越来越多的地方开餐,惠及更多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