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于青萍之末,2011年,得益于“微博”等新媒体的飞速发展,长期处于草根之中默然生长的“微公益”,迅速成长为公益界的一股强大新生力量,其产生的蝴蝶效应,甚至一度影响国家政策的制定和完善。

  免费午餐创造的奇迹

  免费午餐,一个由一群媒体人,利用一个新媒体工具,依靠上百万名捐赠者联手打造的民间公益项目,在2011年风波迭起的中国公益界掀起了一场巨大风浪,其意义之深远,甚至可能影响几代人思想与身体的成长。

  39日,曾发起“微博打拐”的记者邓飞联合500多名记者和数十家媒体,在微博上共同发起“免费午餐”行动,倡议社会捐款,为乡村贫困学童提供一份3元免费午餐。42日,贵州省黔西县沙坝小学免费午餐启动,成为全国第一所享受“免费午餐”的学校,169名学生吃到免费午餐。但此时没有人知道,这个数字会变成1.69万名,甚至变成1.69千万余名。

  雪球越滚越大。据邓飞透露,截至11月底,“免费午餐”募集善款超过2500万元,其中八成属于小额捐款;31个省份的150多所学校实施了“免费午餐”项目,两万余名贫困学童吃上了热乎乎的免费午餐。

  为了保证捐款使用的公开透明,免费午餐管委会帮助每所受捐助学校开通微博,每天在网上公布用餐情况和花费,还建立了老师、家长、学生一体的监督体系,并发动网友随时进行走访监督。邓飞认为,“免费午餐”之所以成功,根本原因就是公开、透明,“每个学校吃什么,每次出差发票多少,都要公开”。

  背靠网络,倚赖民间,由志愿者、政府、媒体、公益机构、网络、旅友等一起参与营运及一线监管的免费午餐计划,成长为中国慈善史上的一桩奇迹。免费午餐的成功,象征着此前一直游走在社会边缘的民间公益组织正式登上了社会舞台的中心,博得万众瞩目。

  蚂蚁推动巨石前行

  免费午餐的成功之处不只为民间公益组织走出了一条新路,更在于它直接影响了一项国家政策的出台。

  “免费午餐”发起之初,人们一方面对它脚踏实地解决问题的方式感到满意,另一方面也担心爱心人士势单力薄难以持久。虽然也有舆论呼吁政府“接棒”,但让人们普遍感到意外的是,政府的回应速度和政府行动的覆盖范围,远远超过公众预期。

  102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决定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按照每生每天3元的标准,中央财政为试点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普惠680个县市,约2600万在校学生将为之受益。

  北师大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认为,这是民间与政府良性互动的范例,“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取得如此大规模的政府回应,这不仅是中国慈善史上绝无仅有的,就是欧美一些国家也没有”。

  主流观点认为,“免费午餐”之所以能够取得政府回应,一方面是因为帮助政府“发现”了问题,让整个社会看到了贫困地区学生的生活现状;另一方面,它又找到了一种积极的、理性的解决途径。“每名学生每天3元钱”来自于专业人士深入调查之后的精确测算,花费不多,学生得到的实惠和感受到的温暖却难以估量。有了“免费午餐”的样本,国家推行营养改善计划就有了更大的成功可能。

  “微公益”之春

  作为一个成功的公益行动,“免费午餐”让人们看到,公益活动不仅可以实现个案的解决,也可以投入社会问题的求解之中。而由它“引领”出来的营养改善计划,则让整个社会意识到国家行动在提升民众福祉方面无可替代的作用。

  与“免费午餐”类似的,还有“随手拍解救流浪儿童”项目。年初,鄢烈山发出第一条微博后,3月份,民政部、公安部召集十余省市研究乞讨儿童救助问题;818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意见”;125日,公安部打拐办主任陈士渠公开表示,将在2012年底前消除城市街头儿童流浪乞讨现象,一场由“随手拍”引发的“微公益”救助流浪儿童似乎圆满落幕。

  “大爱清尘”、“老兵回家”、“衣加衣”温暖行动……还有多少不被广为人知的“微公益”在借助微博平台蓬勃生长,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在我们看不到的网络深处,一定还有更多更小的微公益正在悄然萌动发芽,中国的“微公益”走上了公众注目的公益前台。

  但仍然有人对此表示忧虑。王振耀认为,由于缺乏普遍系统性和规范性,“微公益”一旦发展壮大,必将会面诸多瓶颈。部分“微公益”的发起者也有类似担忧,依靠个人单打独斗、募捐、寻找志愿者这种走一步看一步的操作方法,只能是民间公益的第一阶段。当慈善项目达到一定规模后,必须确定一种机制,将公益项目制度化、持续化,保证即使发起人退出,慈善项目也能继续“阳光”运作。

  “微公益”成熟之后的制度完善与项目运作的高效、规范和专业化,已然成为公众关注新重点。(编辑:放肆小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