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南校区的校园里,有一间由11名学生发起的“有爱慈善商店”,这原本是间不起眼的朴素小店,但因日前“免费午餐”发起人邓飞的到访,小店引起了公益界对于大学生校园公益行动新趋势的关注。
  大学生因身处“象牙塔”中,往往被冠以不知民间疾苦,不懂社会现实,对困难群体和底层社群缺乏同情,对自己则抱有太多优越感等诟病,而今,校园公益行动成为大学生社会参与和自身成长新途径。
  从传统的下乡、支教等活动开始,大学生的公益行动领域已大大扩展,在环境保护、劳工服务、乡村教育、临终关怀、青年成长等诸多领域都能找到这群年轻人的足迹。这些领域中的大学生公益社团在实践中日渐成熟,发展出一批初具雏形的专业化校园公益组织,“有爱商店”便是其中的一个。
  “有爱商店”吸引“免费午餐”发起人邓飞(左四)前往参观。有爱团队 供图
  学生自发行动校园公益组织化专业化
  在中大南校区各种小商铺扎堆的商业街里细心寻找,你可以在二楼发现“有爱慈善商店”的朴素招牌。“有你,有我,有爱,有未来”,这个不过20平方米的小店,承载着11名学生发起人的爱与梦想。
  小店里,来自慢生活有机馆、那洲布艺小镇等公益机构的产品琳琅满目,被别致地布置在货架上。这是店里最受欢迎的产品,许多学生都被这些小东西吸引。在销售这些产品的同时,其出产机构的公益理念也就随之一并被传播了出去。
  在旧物托卖的货架上,各类旧书被整齐码放着。这些旧书一部分是捐赠的,一部分则是在此托卖。书的背后贴着价格标签,几乎每本书的价格都在10元以内。店员介绍,为提倡环保、旧物循环利用、资源流通的理念,“有爱商店”特意采取低价策略,以便尽可能多的同学以较低的成本参与其中。
  对于在店里托卖的书籍及其他物品,商店收取售价30%的费用作为公益活动资金。不过,到记者采访时为止,有爱商店的团队运作开支还尚未从商店的营业额中支取,仅靠团队参加各种比赛的奖金便可维持。而商店经营所得的善款则被用在资助贫困学生、救助患重大疾病的同学等公益行动中。
  目前,除最初的旧物托卖之外,为公益机构筹款、康乐缘爱心计划、西部助学计划和“衣旧有爱”计划这4个项目也已经在“有爱商店”开始了运作。“有爱团队”呼吁希望社会更多爱心人士捐出闲置物品,企业也可捐出库存产品,共同来支持这一慈善商店模式。
  3月底,“免费午餐”发起人邓飞在广州与公益人士交流期间,特意前往中山大学参观了这家小店,并在其微博中总结出“大学公益小店模式”推荐给其他的高校复制推广,这一消息让“有爱商店”发起人之一李真和他们的“有爱商店”都小小地“火”了一把。
  “有爱商店”团队中的公关负责人小范告诉记者,从2010年初的网店试营业到2011年底在中山大学开设实体店,“有爱团队”逐渐形成自己的运营模式,开业4个月的营业额即达到2.5万元,这给了他们极大的鼓舞。
  小范说,“有爱团队”希望在校园中搭建一个公益平台,让更多同学参与其中,通过商业的操作模式为公益理想创造更多价值,让公益行为可持续地进行下去。“与短期的支教、搞活动等常见的校园公益行动相比,我们相信“有爱商店”的模式更具有可持续性,影响也将更加深远。”
  随着公益领域的整体进步,大学生们的校园公益行动也日益趋向组织化和专业化,像“有爱商店”这样的案例已不在少数。如“微乐益公益成长中心”致力于构筑面向大学生社区的公益传播、学习、研究性支持平台,促进公益扎根大学社区,实现大学生公益可持续发展。还有关注农民工群体的“我客坊”、推动广州自行车出行环境改善的“拜客广州”等多个公益团体和项目组。
  学校搭建平台让公益服务成大学生主流价值
  大学生不仅仅参加短期的志愿服务,更开始着眼于社会公共议题,组建完整的团队,开展长期的公益行动。而学校的支持、社会环境的包容成为大学生开展公益行动的外在条件。
  据中山大学学生处处长漆小萍透露,中山大学今年初对本校1000多名学生进行的关于人才培养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受访学生中,表示“曾经参加志愿公益服务”以及“正在进行志愿公益服务”的学生均超过20%,还有近30%的学生表示“有计划参加志愿公益服务”。对这一调查结果,他难掩喜悦:“将近80%的学生有这样的公益热情,这个数字远超出了我的设想。由此可见,近几年的社会培育是有成效的,学生自发地产生了参与公益的诉求,我们当然要支持这种诉求。”
  漆小萍认为,在高校教育之中,社会经历和体验对学生的成长非常重要,而参与公益是一条非常好的渠道。他还透露,着眼于人才培养的目标,学校将把“服务学习”制度化。
  “作为我们学校的大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社会公益服务经验才算合格。”他说,“这种价值导向是刚性的,但实现的方法是柔性的。相信,当公益成为社会的主流价值,它也必将成为大学生们的主流选择。”
  香港中文大学亚太研究所王泳:
  公益是青年
  社会参与必修课
  专家点评
  长期从事青年公益研究的香港中文大学亚太研究所研究员王泳认为,大学生没有太多的框框和包袱,能够根据实际的经验,巧妙地做公益,但同时,在校大学生的时间精力又受到课程限制,因此要兼顾公益也存在挑战。
  “青年人做公益是社会参与的必修课。”王泳说,大学生参加服务学习,作为公众的一份子参与社会实践,能加深对公共利益和公共生活的理解,学习如何在差异化的社会里平衡冲突,与他人和平共处。这能促进青年人健全人格,锤炼价值观,更好地适应社会变化。青年在公益实践中能提升团队建设及合作的能力,学习社会交往的技巧等,也是大学生自我成长的过程。
  王泳建议,在现阶段,探索建立适应大学生实际情况的志愿者管理方式是促进校园公益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南方日报记者 赵新星
  实习生 卢喜兰